計畫簡介
本計畫以臺灣散佚海外博物珍品為主軸,與各參與計畫共同彙整散佚海外博物珍品之收藏機構、內容及數量。擬定徵集散佚海外資源的國際合作準則,建立一套整體運作機制及海內外雙方平等互惠之合作機制。整體目標在順利有效的赴海外執行數位化工作,取回珍貴的臺灣多樣性典藏,強化一期數位典藏成果的完整性與豐富性。99年度參與之計畫項目包括: (1)台灣散佚海外博物珍品數位化計畫(含臺灣植物資料庫國際合作計畫)、(2)重建臺灣失落的維管束植物模式標本、(3)重建台灣失落的昆蟲模式標本、 (4)台灣產昆蟲模式標本之國際交流研究計畫、(5)重建台灣散佚英國地區的貝類珍品研究、(6)臺灣民族學藏品資料跨國研究與交流計畫─牛津大學與劍橋大學博物館「臺灣收藏」、及(7)臺灣脊椎動物資料庫國際合作計畫;由三大機構:中央研究院、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及國立臺灣大學共同參與

整體計畫的主要執行步驟包括:

  • 協助查訪國內各典藏機構國外徵集現況,並彙整國內現有資源(含實體典藏與數位內容及已數位化內容)以及已開放利用之資訊,促成國內數位典藏資源跨機構及跨領域之整合,避免各機構重複徵集浪費資源。
  • 規劃國際合作平等互惠機制,具體研擬國際數位內容整合與合作的整體性合作準則,提出以國際合作管道徵集散佚海外珍藏之最佳實務,並具體擬訂雙方合作方式及合作協議之簽訂。
  • 維護及管理散佚海外臺灣博物資源數位內容整合網站,包括後設資料之建置及整合,圖文影像之輸入等,完成數位典藏資源資料庫與數位內容知識庫,除提供散佚海外之臺灣自然及人文資源的資訊服務外,亦可達到達成臺灣博物資源多樣性研究及教育資源之分享及再利用。此外亦將性質合適之資料提供子計畫一及子計畫二文化入口網中有關海外自然生物及人文資源之數位化內容,擴大成果之分享及推廣。
  • 協調各計畫赴國外實地查訪、執行數位化及徵集散佚海外之臺灣博物珍藏品等工作。